6月1日17时,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附近(北纬30.37度,东经102.94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3分钟后,在雅安宝兴县(北纬30.37度,东经102.92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据雅安市应急管理局消息,截至6月1日19时40分,地震造成芦山县、宝兴县部分乡镇受灾,雅安全市范围接报4死14伤(均在宝兴县),受伤人员已转市、县医院救治。另据雅安市委办公室,死亡的4人均是被飞石砸中。
图源: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四川省地震局在新闻发布会通报消息称,经专家综合分析研究,此次芦山6.1级地震发生在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余震区内,属2013年“4·20”7.0级地震余震,两次地震相距9公里。此次地震距离最近的断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双石-大川断裂,约2公里,震源机制为逆冲型。
截至2022年06月01日19时,震区共记录到M3.0级及以上余震1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5.0-5.9级地震0次,4.0-4.9级地震1次,3.0-3.9级地震0次,最大地震为17时03分四川雅安市宝兴县发生的4.5级地震。
救援人员到达震中 图源:中国消防
专家:会密切关注余震情况
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此次地震是余震加上新能量积蓄的结果,不能单纯理解为余震。“首先这是一个活动地震带,力量和能量都在持续的积累。第二,这个地方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发生一次比较大的、6.5级以上的地震。实际上,间隔的这些年,能量是在积累的,是前面所发生地震还没有释放的压力的累积。”王暾表示,此次地震规模是9年来最大,引发余震是必然的。“是不是有更大的余震,现在还不好说,当然我们会持续密切监测。”
6月1日晚,四川芦山县太平镇街头的救援力量 图源:上游新闻
据他介绍,此次地震跟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都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面,震级都较高。这是因为龙门山断裂带,从地质构造上来说,本身就能够支持6、7级甚至8级的地震。6月1日17时地震发生后,王暾与团队的判断是会造成极少量的人受伤,极个别的人死亡。从目前的人员伤亡情况来看,与当初的判断是一致的。王暾和团队进一步判断,此次地震造成超过两位数死亡人数的可能性较小。“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以后,当地的建筑更安全,应急能力、避险意识越来越高。还有像这次上千万民众都收到了预警,对应急避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震灾受损的四川芦山县太平中学,教学楼出现明显裂缝 图源:上游新闻
据了解,太平镇5个应急避灾点已经全部启用,当地民众已疏散到安全地带。
王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成都以西的地方都是在地震带上,很难实现地震带的居民全部搬迁。“但是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高的地方居民的搬迁,像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都属于地质灾害”。
另外,他认为当地政府也提高了建筑本身的抗震设防能力,比如6级地震下,大部分房子是不会倒的,除非是农村的老房子。地震预警系统也在不断完善,现在已经能为上千万居民提供预警服务,包括科普避震知识等,政府部门也做了相当多工作。
以地震预警为例,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试运行)通过手机app和预警终端,向雅安、乐山、眉山多地推送预警信息。四川、重庆等地的网友表示,电视机、手机等都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显示震中位于四川庐山县,预警信息来自成都市应急管理局。
居住在成都陈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地震发生时一共收到了两次预警信息,接到第一次预警时陈先生以为是平常的小地震,并没有反应,再接收到第二次预警时,才反应过来地震强度较大,正在办公的同事也纷纷向从12楼跑下来,在楼下等了大概十分钟,感受不到震感后才回去。
因震灾受损的四川芦山县太平中学教室内部 图源:上游新闻
因震灾受损的四川芦山县太平中学教室内部 图源:上游新闻
四川芦山县太平中学操场上临时搭建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图源:上游新闻
四川芦山县,受损群众被安置在太平镇临时安置点 图源:上游新闻
四川芦山县,受损群众被安置在太平镇临时安置点 图源:上游新闻
我国处于地震多发性的地带,现在我国大力发展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去了解推广,也希望能够普及避震知识,这才能在灾害面临我们能够保障我们生命财产。更多的地震知识和减隔震知识请继继续关注我们鑫辉科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