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第十二届结构减震控制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江门鑫辉科技作为特邀参展单位之一有幸参与到该次研讨大会中。通过本次大会我司与各企业单位、学术机构作进一步增进交流、增强合作,共同探讨结构建筑控制研究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鑫辉减隔震事业部负责人李云弟、广州大学副校长周云、鑫辉销售总监余锦洲合影留念
大会现场精彩瞬间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主要关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的理论、试验、计算、设计、施工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议题。本次会议讨论主题如下: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结构隔震理论、技术与设计方法
◆消能减震理论、技术与设计方法
◆工程结构主动、半主动与混合减震控制
◆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
◆结构减震控制装置的试验方法与标准
◆结构振动控制的试验技术
◆结构振动控制系统及受控结构的仿真技术
◆振-震双控理论、技术与设计方法
◆其他相关结构抗震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副校长 梁茜教授致辞
结构减震控制学术会议 组委会主任 熊世树教授开幕主持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广州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科研院所和工程企业等多家单位,与会代表包括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周福霖教授,广州大学党委常委、结构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副校长周云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副主任熊世树教授。
开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梁茜简要为这次会议作致辞讲话,并对成功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他希望此次会议,为我国防震减震事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这次会议推动我国防震减震事业走上新台阶。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梁茜和周福霖院士会议上观看报告
开幕式后,周福霖院士、陈政清院士分别作了题为“中国新时代隔减震(振)技术的新发展”和“兼顾双碳目标的结构抗风减振技术”的特邀报告。当天下午李宏男教授、周云教授、杜永锋教授和李霆教授分别作出了“装配式结构高耗能减震技术研发”、“复合型阻尼器研究与应用特邀报告”、“严寒地区超长隔震结构概率损伤分析及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巨型钢结构减震设计”等一系列特邀报告,这次特邀报告也成为专家们最为关心的核心交流内容,并被主办本届会议的专委会重要议题之一。
会议当中精彩瞬间
本次进行了18个大会特邀报告和88个分会场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到“隔震专题”、“隔震&减震专题”、“抗震专题、“惯容&抗震试验专题”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国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控制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还有相关产品展示和成果推广。
周云副校长获颁发荣誉证书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唐山、汶川地震举世震惊,每一次强震都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提升工程结构抗震能力并降低结构地震反应已成为广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已经显示出了显著的优越性。在老一辈减隔震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减隔震技术实现了多项从无到有的突破,彰显了减隔震人勇于探索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我国减隔震技术经历30余年的发展,在减震控制技术理论及工程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会议记录和见证了我国减隔震研究与应用的30余年发展史。
本次大会的举办也有利于我国结构减震控制领域的科学研究,同时也促进结构减震控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江门鑫辉科技减隔震事业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全国减隔震技术大力发展的今天,我司将为减隔震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旨在打造中国减隔震产业中最具代表性企业。